欖球專用場
四年一度的欖球世界盃,9月底開幕,亞洲國家破天荒成為主辦國,合共20隊爭奪最高殊榮。今屆賽事主辦城市有12個,由南至北分佈在福岡、橫濱、札幌和熊本等。打欖球講身體質素,高頭大馬的西方人有着數,亞洲人天生輸蝕,但「櫻之勇士」日本隊早已站穩亞洲頂級位置,近四屆世界盃合共三次躋身決賽周,曾打敗兩屆世界冠軍南非,史稱「白禮頓奇蹟」。
除了足球、棒球和相撲之外,欖球在日本都是受歡迎運動,截至2016年全國欖球員達12.3萬,冠絕亞洲,之前港隊代表李卡度前往當地搵食,月薪接近6萬港元,唔係嘢小。日本欖球的歷史最早追溯到1866年的橫濱,最初是由英國水手引入當地,故此今屆決賽特別選址橫濱,反映日本人重視歷史的傳統。反觀香港的欖球,發展多年依然是外國人的玩意,日本欖球早已殺入校園,首座只供欖球比賽的運動場建於1929年,全國高中大賽始於1963年,其他亞洲國家望塵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