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向上流升班,英冠球會近年「不擇手段」,愈玩愈大,洗腳不抹腳,2017/18球季稅前虧損刷新歷史高位,達到3.07億鎊。2008金融海嘯教訓未忘,假如英冠泡沫真的爆破,債仔追債仔,英超難以獨善其身。
前韋根主席David Sharpe去年放盤時這樣說:「英冠整體財政狀況已失去可持續性,爆泡快將到盡頭,只靠億萬富翁不斷科水的話,根本支持不了多久。」他在2015年後接手後,人工支出在英冠已經是倒數第4,惟他稱每月仍要注資100萬鎊,最終頂不住放盤,並預言5年內會有英冠球會破產收場。
雖然英冠營業額同樣創下新高,升至7.49億鎊,但花在職球員人工的支出上升11%,其中多支有力爭升班的球會,虧蝕超越隊史紀錄。2017/18球季,狼隊蝕到眼凸凸,達5720萬鎊,但最終否極泰來,成功升班;第2、3位的富咸和卡迪夫城分別蝕4520萬鎊和3930萬鎊,雖然一同升上英超,但翌季變成「升降機」,手尾肯定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