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淘寶、抖音等網站都在影響各國的生活,還有電玩《王者榮耀》、電影《流浪地球》和香港某部份人放工都要北上去食的海底撈成行成市,國民與有榮焉,加強身份認同。內地自小就向國民刻意灌輸「八國聯軍」和「日本侵華」等歷史事件,營造中國被打壓的形象,國民內心積存大量對外的憤慨。現在中國「站」起來了,先覺有理有力反擊歧視和欺壓,「西方誤解和抹黑中國」無疑是小粉紅的共通想法。
內地娛圈自從2014年出現「小鮮肉」風潮,由年輕偶像擔當「主旋律」電影主要角色,目的就是將愛國思想打入年輕人市場,結果2019年上映的中共建政70周年大片《我和我的祖國》「大受好評」;《人民日報》與騰訊合作的手遊《家國夢》短短一周殺入Apple Store首位。當然不得不提不少港台「明星」在反送中運動擔任「護旗手」發文,你不想表態黨也會叫你表態,讓我們睇清偽人的真相。
除了年輕人,中國連小朋友也沒遺漏。《人民日報》將國家擬人化,變成「阿中哥哥」,正正是不斷叫你重溫當年父輩被欺凌的慘痛歷史,更透過愛國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等,用可愛得意手法重新包網近代史,把自己比喻為好純的「白免」,又把美國比喻為好惡的「老鷹」,睇得多,你也為同意白兔、討厭老鷹。一個國家巧妙地利用人類的自卑心,作為保護國家的千噸炸藥,但若果「強國形象」因天災人禍而破滅,最終反而隨時把自己炸個粉身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