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
文:MenClub 魏文青  
POSTED ON 02 Jan 2024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決嘅生活工具,由3歲到80歲可能都過住機不離手嘅日子。不過近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佈最新一次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成績,就發現2022年全球15歲學生嘅數學、閱讀及科學成績都創下自2003年以來嘅新低。而有傳媒就引述相關數字,指出智能手機嘅出現,好可能係近代學生「越來越蠢」嘅原因之一。

圖片:PISA

話說OECD每自2000年,每三年就會對全球多個國家嘅15歲學生進行評估,而最新一次評估則因為疫情影響而延後一年於2022年進行,並於2023年11月發表報告。當中新加坡於數學、閱讀及科學成績都位居全球第一,澳門數學成績為全球第二、閱讀成績全球第七、科學成績全球第三,全部排名都比香港高(數學第四、閱讀第十一、科學第七)。

2018年相比,81個OECD國家嘅15歲學生數學平均分為480分,比起2018年嘅496分大跌16分,而閱讀能力亦由493分跌到482分。科學成績雖然只從493分輕微下跌至491分,但三項分數均創下歷史新低。

報告指出2018至2022年嘅成績下跌,好可能係同過去幾年疫情打亂學生學習有關。但報告同樣指出數學成績於2003至2009間均維持500分以上,閱讀成績亦於2009年達到502分,但往後就一直下跌。

OECD嘅新聞稿表示科技發展對近年學生成績有重大影響。適當、而且係協助學習嘅電子裝置的確有助提升學生成績,但同時即使控制住學生及學校嘅社會經濟能力差別,每日使用不多一個小時電子裝置嘅學生,平均數學得分依然比每日用五至七小時嘅學生高49分。調查中有45%學生表示手機不在身邊會感到焦慮,有65%表示曾於數學堂上被手機分心。甚至只係因為身邊嘅同學用手機而被分心(佔總人數30%),都可以令學生嘅數學成績跌15分,約抵消咗3/4年嘅上堂成效。亦令OECD於報告嘅十項提議中,提出要減少因使用電子裝置而造成的分心。

資料來源:PISA

Ubisoft目前因為停運《The Crew》伺服器、疑似損害玩家嘅權益而被告上法院。而正所謂禍不單行,近日Ubisoft又因為被指違反歐盟嘅「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而再次被告,更有可能面臨「去年營業額4%」、即係大約92 ...
tech
【電玩】單機要連線又惹官非 Ubisoft面臨8億罰款
29 Apr 2025
為鼓勵消費者選擇更耐用、更節能嘅設備,近日歐盟宣布從6月20日起,所有喺歐盟銷售嘅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都必須附上全新能源標籤,清楚列出產品嘅能源效益級別、續航力、可以充幾多次電、防水防塵防摔等級,以及容易 ...
tech
【科技】歐盟規定手機及平板需附上能源標籤 列出續航力、可用充電次數、耐用度等資訊
25 Apr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