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
文:MenClub 晏頓  圖:互聯網
POSTED ON 17 Jul 2019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老友鬼鬼,殊不知二人當初相不待見。根據巴菲特的描述,在他見到蓋茨不久,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各自在紙上寫下,對他們幫助最大的一個詞語。結果,巴菲特和蓋茨不約而同地寫下「專注」(Focus)二字。

兩位億萬富豪能成為莫逆之交,除了「大概總帶著愛」,還因雙方性格一致。在紀錄片《成為巴菲特》中,巴菲特形容專注是他人格中最強大的一部分,如果他對一件新事物感到興趣,他不但會閱讀相關書籍,並為此請教專家。蓋茨與巴菲特都熱愛工作,對瑣事不屑一顧,前者專心致志,成全了微軟的科網霸權。而對烹煮及藝術一竅不通的巴菲特自稱,雖不了解物理世界,卻對商業世界瞭若指掌;他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在最新《財富》全球500強榜單中名列第十。

有一個小故事是關於巴菲特與其私人飛機師Mike Flint的。那時Flint擔任了巴菲特的私人飛機師十年之久,並曾為美國四任總統駕駛飛機,有一次探討職業生涯目標時,巴菲特讓他做了以下這一件事:首先寫下人生25個目標,然後挑選5個最重要的目標。

因此有兩份清單:一份是5個最重要的目標,另一份剩餘的20個目標。假如你是Flint,你會如何實踐目標?

或許大家跟Flint一樣,先著手實現5個最重要的目標,後利用空閒時間,處理餘下的20個目標。

然而,巴菲特的答案是:餘下的20個目標應是盡力避免去做的事,在沒有實現5個最重要的目標之前,應如躲避瘟疫似的躲避它們。巴菲特的想法相似於「二八定律」及「一萬小時定律」,專注於「關鍵少數」才是王道。

蘋果公司已故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也認為專注很重要。即將離職的蘋果首席設計師艾夫( Jonathan Ive ) 在一次訪問中透露,他從未遇到一位像喬布斯那麼專注的人,而專注就意味著你要對某些事說「不」,縱然是所熱愛的事物。難怪喬布斯以前每逢與艾夫共用午餐時,都會問他否決了什麼項目。

人的時間有限,努力工作亦要忙得其所,work hard更要work smart,巴那每年驚人增長率的秘密在於,巴菲特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在說「不」,故從今日起,你也需要學會「嗌唔好」。

過去多國大力推行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英文首字母縮寫,以下簡稱理工科)教育,加上近年AI技術大爆發,帶動半導體、電腦科學等熱潮,大家或者會以為未來讀理工科一定比文科更吃香,至少唔怕搵唔到工。不過近 ...
powerandmoney
【工作】讀理科搵唔到工? 美研究指文史哲畢業生失業率更低
23 May 2025
有得揀,絕大部份人都唔會想返工。而返工最麻煩嘅其中一點,就在於要真係「返」去工作地點,亦即日本所謂嘅「通勤」。根據日本嘅一個新研究,通勤時間唔單止會影響你嘅睡眠時間,更會令你壓力倍增! 話說 ...
powerandmoney
【返工】日本研究指通勤時間一小時以上 壓力大8倍 每日只餘3.5小時「Me Time」
05 Dec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