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
文:MenClub Mean娜  圖:MenClub
POSTED ON 15 Jun 2016

張經緯導演,或許是一個不熟悉的名字。


不同於香港主流電影「名導」,喜以明星包裝電影,加入許多娛樂元素以刺激票房,並將商業利益視為拍攝依歸。張經緯導演經常從人文角度製作紀錄電影,透過一幕幕沒編排過的真實畫面,反映社會面貌,悄悄地將觀眾引入思考空間。雖然紀錄電影看似無聊乏味,既沒有驚險情節,也沒有煽情故事,但卻最能引發共鳴。憑著實力,張經緯於2009年,以紀錄電影《音樂人生》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接及最佳音效,成為金馬獎史上獲獎最多的紀錄片,亦是金像獎史上首部獲提名的紀錄片;而張經緯亦奪得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09年度藝術家獎。


最近,經緯第四部個人執導的紀錄片《少年滋味》上映,準備向香港人訴說這代少年的百般滋味。



老實說,這是Mean娜頭一次作導演人訪。我不是電影評論家、社會學家乜乜乜,作為一個知識有限的普通編輯,面對未知領域,心裡不禁感到壓力,加上「金像獎新晉導演」的光環讓我不敢鬆懈,訪問前好幾晚,都通宵達旦搜尋有關張經緯與《少年滋味》的資料,發現不少傳媒人都將電影背後的製作、文化、心理分析得頭頭是道,看得Mean娜只能引用一句︰「寶寶心裡害怕 但寶寶不說」。


訪問當天,Mean娜如實告知張導︰「第一次訪導演、第一次寫電影,好很淆底。」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一個尚有童心的角度,heart to heart地寫出對電影的感覺。也許是人老心不老,也許是感受性較強,Mean娜頗為明白電影中不同少年的內心,跟張導聊了好一會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後,張導肯定地對我說︰「我就係想由人嘅角度出發去睇部電影,我覺得你可以寫到。」



先說說《少年滋味》內容,其實這是源於青協去年舉辦的「普Teen同唱萬人音樂會」,當時青協策劃要拍下這活動,於是請來張經緯幫忙,張導靈機一觸,便決定將這活動紀錄片變成一部關於這代少年的電影。電影中分別有九位不同背景的少年,他們各有心事,各有經歷,透過這群少年人,張導演想要大眾明白,少年不是不懂愁滋味,只是太多時候,成年人都低估了少年。


張經緯大部分電影都以少年為主題,問到有何因由,他眼裡閃著光芒,微笑著說︰「我覺得年青真係太好,it's great to be young。」縱然青春美好,但眼見香港年輕人總是一臉愁容,從小開始便被迫面對現實,講夢想?倒不如講錢講樓來得實際,但奈何現實是,成年人教我們要功利為先,我們照著辦,到頭來,說好的樓呢?海市蜃樓就有你份。面對生活的無助,我們感到無奈,感到不安,亦對人生的意義存疑,電影中Brian亦說︰「我唔知有冇一個,令我一生堅信嘅理念」。大人的一套「多勞多得」,今時今日已outdated,即使我們更多勞,都只是got zero。既然大人灌輸我們的價值行不通,何不靠自己,去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張導演的《少年滋味》,由一條基本問題開始:「你有咩夢想?」猶記得小時候,大家都寫過這道作文題目——《我的夢想》,但我們都知道,作文寫出來的,有多少是心裡真正的夢?我們都只是隨便吹兩嘴,以「多嘢寫充字數」為目標,去完成《我的夢想》。不實的夢寫出來容易,但心底真正想做的事,並不容易說出口,張導演說︰「估唔到一條好似好基本嘅問題,會搞到佢哋咁難啟齒。」原因是什麼?名校風紀隊長Angel便說:「實現唔到嘅夢想,講出嚟都冇意思。」


「其實真係好矛盾,點解細個大人教我哋要有愛心,要同人分享,長大後又要我哋學識計算別人,要自私自利;細個明明要小朋友琴棋書畫樣樣精,年紀輕輕就鋼琴八級,培養佢音樂天份同才華,令佢對音樂充滿熱誠,到佢長大話想報音樂系,就一句得埋去『玩音樂搵唔到食架,你要去做專業人士,讀醫讀law啦。』既然會抹殺佢嘅夢想,當初何必畀希望佢?」Mean娜問張導演。導演頓了頓︰「我覺得,有時父母係愚蠢地將子女當成自己嘅extension,冇尊重到子女作為一個個人嘅價值。你諗下,當你生咗個小朋友,由朝到晚都係自己想點舞就點舞,其實咁係冇用心望過個小朋友,個小朋友從來唔知自己係乜,淨係聽晒父母話,唔知自己價值,因為父母亦都冇話過佢知,佢係一個咩人。所以而家咁多大學生出到嚟都好迷茫。因為佢哋讀大學之前,一直冇諗過自己要做咩,好多都係父母要佢做乜師乜師,咁佢就去做,到做完之後,要自己決定自己生命時,先發覺自己一直唔鍾意自己嘅工作。」


以上例子,在香港非常普遍,電影中的高材生Vicky如是。她喜歡音樂,渴望做歌手,但父母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因為做職業歌手太高風險,所以希望Vicky能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最好是一份專業的工作,例如做醫生。Vicky在電影中訴苦︰「唔明點解阿媽想我做醫生。」「因為我細佬係醫生,所以我都想Vicky做醫生。」阿媽回答。嗯,好一個extension的例子。



其實我們都知道,Vicky媽媽希望女兒做醫生,是因為這類專業人士在香港都有著高收入,他們都是高階層,屬於人生勝利組。當然,父母所指的勝利,就是有車有樓。


少年人一定有疑問︰為什麼上一代總愛執著金錢?做人目光放遠一點,講講人生的意義講講夢想可以嗎?張導演解釋,以自己這個「上一代」為例,活了四十多年,大半生都處於財經評論人曹仁超所言的經濟發展「黃金三十年」,為了生計,當時人人開口埋口都是「錢錢錢錢錢」,連流行曲都圍繞打工仔搵食生活,就好像《半斤八兩》,大家都津津樂道,可見上一代人不提夢想,只為三餐終日勞碌奔波,可說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動物。試問經濟動物,又怎能夠理解活在夢想世界的孩子呢?


但奈何香港兩代人的代溝,並不僅僅如此。這一代少年,追求生活意義,追求身份認同,這都是上一代所不明白的。因為當年英國以高明的殖民手段,對香港人進行一連串「洗腦」,令他們失去「身分認同」的觀念,一味以經濟為先,是何許人?是哪裡人?who cares?總之有錢萬事足,自然認為今時今日的少年人尋求「身份認同」是「多舊魚」。



但事實是「人同動物不同之處,在於人食飽後,會開始諗精神發展。」張經緯說。今時不同往日,時間變,環境亦變。過去一代吃不飽,生活意義當然會停留在搵錢開飯的階段。但這一代,莫講吃得飽,仲大把小朋友飽到嘔,又怎會繼續齋講食?大人總是說︰「我哋以前生活好苦,一日打幾份工,又冇啖好食,你班細路而家食得好住得好,咁多物質享受,有幾辛苦?」Yup,you are right。但「生活好苦」是你那代的問題,雖然我們這一代不愁衣食,但當社會上的成年人強行將自己過去的苦況,套在這代孩子身上,將個人感覺,施加在這代孩子身上,可以說,這代少年所承受的,就是上一代重壓的精神虐待,精神上的苦,你說苦不苦?


奈何上一代不明白我們,電影中24歲的義工王Paul致力服務社會,豈料在母親眼中,卻被視為「唔正常」,更說︰「而家呢一代,真係無憂無慮,我自己都唔知點樣可以將佢扭轉,行返正常人嘅路。」但在這新時代,還要年輕人用上一代的方法去活、去追求金錢、去放棄理想,說得過嗎?結果孩子們一直被父母逼迫,自小讀呢樣讀嗰樣,學呢樣學嗰樣,生命中彷彿只餘下為金錢打拼所作的準備,但成年人,你有聽過孩子的心聲嗎?你可知道,當看見電影中Angel說︰「全世界好似癲咗咁,放學去邊?補習。放假去邊?溫習。好傻!但我好似都跟住成為其中一分子……」然後落淚,是多麼令人痛心嗎?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就是這麼想的。



成年人,為什麼都不曾聽過《少年滋味》中孩子的心聲?不是因為張導演善於誘導,鏡頭後,他只是好好地,認真地,從旁觀者身分聽孩子說話,不加以批評,不加以責備,一直,靜靜聆聽。其實孩子,除了怕將心底話說出口,會讓父母擔心、讓父母憂慮外,更多時候,是怕父母一副「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的態度,去否定自己,結果只能夠收收埋埋,輕則任成年人擺佈,重則激進反抗。


成年人,請不要低估少年,年輕人智商不比你們低,感受不比你們淺,你們有的,是經驗,不要讓過去不好的經驗強加在少年身上,請你們善用你們寶貴的經驗,去幫助少年走屬於他們自己的路,放手讓他們選擇,成年人,在旁伸出援手已經足夠,可知道,即使孩子的夢更「離地」,也是他們的人生,也是他們堅持的快樂。「選擇就係自由,就算奴隸都有抬頭睇天空嘅自由。」十歲的Nicole笑著說。




不論你對ViuTV持有甚麼態度,你都不能否認它近年為香港娛樂圈捧出一群至少有話題性的年輕面孔。單論《全民造星》系列就為大家「貢獻」出Mirror、Error、P1X3L、Collar四隊組合,再加MC張天賦、Mansonvibes 張進翹、A ...
people
【MenClub People】鍾意,己經夠啦 - Johnny Hui 強尼
30 Sep 2022
第一次親眼「見到」洪嘉豪,是去年年尾在Jace (陳凱詠) 的演唱會上。雖然當晚他只是作為觀眾於台下睇Show,但每到Jace準備邀請嘉賓上台時,我旁邊就會有個不知名男觀眾,不停用洪嘉豪欠他錢沒還似的語氣大叫「洪嘉豪 ...
people
【MenClub People】一步一腳印 - Kaho Hung 洪嘉豪
04 Jul 2022